中国女排爆冷无缘世锦赛八强,创15年最差纪录,失败原因分析

在北京时间2025年8月31日晚,泰国进行的2025年女排世锦赛上,中国女排1-3法国女排,无缘八强,这个成绩也创造了15年来中国女排最差世锦赛战绩。

在之前进行的女排世联赛上,中国女排在三个分站赛中,一站比一站打得好,让球迷们很满足,对这届年轻的中国女排给予厚望,在女排世联赛上,中国女排战胜法国女排,为何经过短短的休整之后,中国女排惨败对手呢?我谨代表个人观点,分析如下:

第一,世联赛上的中国女排是一支年轻化的队伍,其他对手对这支队伍中的大部分球员并不熟悉,不管是进攻方式、发球方式、战术打法等等方面,所以世联赛上的中国女排没有遇到对手的针对性布防,因为陌生所以无从去针对。但是到了世锦赛上,经过交手后,各支球队基本熟悉了战术打法和球员的进攻方式,这才有了针对性的布防。与法国女排的八分之一决赛主要体现在布防针对性上。

第二,中国女排的二传手在世联赛上被高估,虽然水平不低,但是高估太多。因为在世联赛上,中国女排的战绩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球员的看法,特别是主攻手在世联赛上的大放异彩,让二传手的传球成功率和传球数都战绩榜首位置,但是仔细观察的球迷应该能看出,中国女排目前的主力二传手传球线路太单一,主要在主攻线上,这点被对手最容易针对性布防,但是在世联赛上,因时间短,球队之间陌生,所以没被针对,才有了两位主攻手大放异彩的成绩。

二传与副攻之间的配合太陌生,几乎看不到。到了世锦赛上,在小组赛中,我们偶尔能看到二传与副攻之间的配合,多数情况下,能看到副攻下球后都会倒地,说明球传的太靠后,副攻进攻时身体会后仰,这样不但打不上力量,更打不上角度和速度,自然扣球后会倒地。曾经的中国女排,二传与副攻之间的配合几乎是绝配,属于世界级的,如今成了球队最陌生的一环。

展开全文

第三,二传手的经验太欠缺,本来传球线路就少,在针对性的布防之下,主攻就很难下球了,一攻攻不下,成了对手的防守反击,在对阵法国女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所以我们的二传手被严重高估了,传球线路太单一,选择余地不大,这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,绝对是被针对的。

第四,我们在世联赛之后,根据教练的透露,主要进行的是配合训练、加强发球训练以及其他问题。但是在世锦赛上,中国女排展现出的配合说实话,还没有世联赛上默契,这或许是对手针对性布防之后,打得不流畅造成的。同时在发球环节,我们的队员跳发球的人员很少,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对手的压力较小,除非你是很陌生的球员,对手不清楚你的发球线路和球速,通过世联赛的接触,多数球队都知道了中国女排球员的发球方式,这就让对手能适应。这两项训练,通过世锦赛看,没有起到一点训练效果。

第五,主攻不下球,球队队员心理会发生变化,导致状态会起伏。因传球线路单一,进攻线路单一,对手针对性防守之后,一攻效率直线下降,攻不下的情况下,由攻转防,可是这届中国女排的拦网防守本来就差,谈何去防守。自然就会越打越被动,在小组赛对手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体现不出来,到了八分之一决赛,法国女排给了非常准确的答案。

第六,中国女排在世联赛之后,并没有对之前赢过的球队针对性训练,这与中国女篮想法一致,以为能赢,结果输了,就是太自大。目前的这支中国女排,在主攻线上,没有一个能起到一锤定音的球星,如果球队整体状态打出来了,那么两位助攻都会打的很好,一旦遇到问题,两位主攻都会哑火,李盈盈虽然随队出征,但是因伤影响较大,同时,李盈盈与其他队员之间的配合训练时间很少,怎么去发挥效果?

第七,从世联赛到世锦赛,中国女排在人员选择上有些问题,世联赛多数队伍是去练兵和摸底的,世锦赛上就不一样了,但是中国女排的队员选择依然按照世联赛为主,这在世锦赛上肯定会遇到问题。按照最合理的布局,应该是世锦赛上必须要带目前中国女排进攻端实力最强的队员,比如主攻朱婷、副攻上袁心玥,起码他们的经验很丰富,在年轻队员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,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,更能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,所以世联赛之后的训练,应该要进行必要的调整,可是并没有。

最后,再看看对阵法国女排的这场八分之一决赛,中国女排主攻的进攻效率:吴梦洁34扣11中,李盈盈20扣8中,唐欣11扣6中,庄宇珊20扣3中。这样的效率值能赢球那就是奇葩。

这场失利,并不是年轻付出代价,而是我们的决策付出代价。如果中国女排再步入中国足球的后尘,估计中国体育的三大球,就没有了希望,目前唯有中国女排还能给希望,毕竟球员水平还处于世界女排队员的前列,就看如何去排兵布阵了,如何去发展中国女排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